近年来,北湖区始终把服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兴产业、促转型”的第一抓手,积极贯彻落实《郴州市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立足区位优势,强化政策引导,力推项目建设,全区服务业获得长足发展,商贸、金融、现代物流等多个产业领跑全市。现将北湖区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四年行动稳步推进
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始终把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首要位置,制定了《北湖区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了未来四年全区服务业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并组织召开了四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全区服务业发展迈向了全面加速提质的快车道。2015年,全区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52.04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9.45亿元,分别增长26.6%、14.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4.3%。今年一季度,全区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18.8亿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35亿元,同比增长9.5%,占GDP比重达67%,高于全市水平26.3个百分点。湘南国际物流园正积极申报湖南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一是坚持超前谋划。将服务业发展作为全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全面实施现代服务业提档工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传统服务业、“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优质地产和健康养生养老业,致力将北湖打造成湘南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目的地、全省自驾游基地、湘粤赣省际区域养生养老基地、湘南商贸物流枢纽。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牵头主抓,分管副区长协调配合,区发改局负责日常工作调度衔接,各相关区直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形成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将服务业发展情况纳入全区综合绩效考核评估的重要指标,占百分制考核中占5分。区统计局会同区发改局、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等单位,对服务业工作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督查、全年一考核”。每年评选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各10个,区财政预算安排专项奖励经费2.8万元。
三是强化项目调度。2016年,我区共有15个项目纳入全市服务业重点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5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8亿元。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区级责任领导、一个牵头责任单位、一套项目推进班子、一个项目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六个一”的工作机制,采取缴纳项目建设保证金的办法,强力推进服务业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截至5月底,15个服务业重点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6%,其中,友阿城市综合体商业区已于4月底开业,湘南大市场、高璧大市场、汇龙万宝国际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步步高•新天地等项目进展较快。
四是加强企业帮扶。按照“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切实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融资、运营等各种困难,与广大服务业企业共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我们鼓励华天、雄森等星级酒店减价提质,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将其纳入了公务接待定点单位;组织舜华渔业、兴义物流等企业争取市服务业产业引导资金数万元。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小埠养老中心、高璧大市场、金煌物流、兴旺物流申报第一二批专项建设基金,其中,小埠养老中心项目被列为省级PPP示范项目。
(二)强化引导,突出特色,七大产业亮点纷呈
1、文化旅游业。以举办2016年湖南(郴州)美丽乡村生态旅游节为契机,推进全区文化旅游全面提质。一是全力做好节会筹备工作。区委、区政府确定了19个节会重点建设项目,投入资金近19亿元,并制定了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奖励措施,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二是组织编制了《郴州市北湖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修编》,目前已完成初稿和区内意见征集,下步将邀请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三是加大旅游建设投入,引领景区品质上档升级。龙女景区龙女温泉小镇项目、人民医院康复医院项目、柳毅大道等项目稳步推进,景区基础进一步夯实,扩容提质进一步加快;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五星大道、福泉大道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为下一步仙岭温泉文化园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打下坚实基础;小埠南岭生态城启动了小埠古村提质改造工程,新引进了小埠绿心童乡庄园项目;持续开展西河风光带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了招旅驿站提质改造工程,户外拓展基地、汽车营地等项目稳步推进。四是扎实开展景区创建工作。启动了爱尚三合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小埠南岭生态城创建国家休闲度假社区和三合创建国家休闲农庄工作,完成了申报资料编制工作,正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2016年上半年,我区完成旅游接待人数323.6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完成旅游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3.2%。
2、现代物流业。2016年1至4月,我区规摸以上物流企业5家,营业收入6977万元,同比增长94.8%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10.4亿元,同比增长10.9%。一是结合“十三五”规划,谋划了我区四条物流走廊:以北湖机场为轴心的空港物流走廊;以京珠高速公路及其复线为主轴的南北向物流走廊;以厦蓉高速公路为主轴的东西向物流走廊;以京广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为主轴的出海快速物流走廊。二是加快了推进湘南物流园扩园提质,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和全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启动了跨境电商平台谋划工作,完成了200余亩用地批单审批,将对郴州跨境电商运营商进行初步意向招商,引进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筹建郴州跨境电商平台。三是进一步完善物流通道、园区、口岸、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启动一批特色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四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立物流业重大项目库,加快铁海联运、金煌物流、兴旺物流、源鸿科技公司防灾防盗安全物联网等一批项目建设。五是加强美美世界、步步高•新天地、友阿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无线网络等高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研发应用。
3、健康养老业。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前谋划布局,积极抢占健康养老市场先机。一是抓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出台了《北湖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北湖区“十三五”民政及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对全区健康养老服务业进行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政策保障。“十三五”期间,全区养老机构预计总投资12.04亿元,可新增养老床位2820张;将实施市三医院提质改造工程,拟建 26层综合楼一栋,主要增设老年病房及康复病房,预计项目总投资2.3亿元。二是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区投入3000万元,新建或改扩建了7所农村敬老院、4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1所农村幸福院、1所综合性社会福利院、1所民办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600余张,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以及部分有养老需求对象的养老问题。三是健全养老服务功能配套。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娱乐室、阅览室和休息室,部分有条件的设有食堂。2015年,政府购买服务投入210余万元,为996名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个性化服务和代买代购服务,基本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四是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创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大力发展集养老、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康复机构。
4、精品会展业。结合扩内需、促消费工作,大力支持商贸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全区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城区步步高新天地、友阿国际商贸城、拓普电器等各大卖场的大平台,开展针对性强的“奥莱风暴”、开业庆典、周年庆、品牌巡回展等会展展销,极大的激活了市民消费热情。二是依托郴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展会平台,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郴州春季车展、“矿博会”等大型展会,支持商家主动优惠让利,进一步推动了区内汽车、宝石等大宗商品销售的高速增长。三是进一步完善了会展经济相关配套能力建设,全市现70%的大中型物流配送企业总部或在我区设立配送中心,区内金融、餐饮、住宿、通信及广告、策划、设计等服务能力提高明显。
5、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业。上半年,全区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业呈现数量、品质齐增的良好态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6亿元,同比增长约35%,其中B2B销售增长超过40%;几大通讯运营商前4个月的营业额为88926.7万元。一是积极探索了物流配送基地和网络建设,在大力支持辉达物流发展的同时,结合中心城区老旧市场外迁工作的开展,积极协调市规划部门布局中心城区二级、三级物流配送点,支持社区快递业云柜系统的安装与应用。二是积极对接省商务厅“湘品出湘”工程,支持雅圆食品、裕湘食品等龙头企业走出去,通过网络或签约当地实体店将商品销售到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三是支持了三合乔龙、万马果蔬配送、七啸网络科技、益成家政网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申报认定湖南省电子商务企业,争取相应政策扶持。万马果蔬配送现月成交额达60万元,三合乔龙网上商城、饿货帮APP平台月成交额达30万元。四是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积极推进东风路“全球购跨境电商实体店”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物流园跨境电商实体平台建设。五是切实加快了华泰城创新创业园和电商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有40余家中小微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签约入驻,预计7月份正式开园。
6、现代金融业。2016年上半年,全区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2家,保险类金融机构17家,金融业增加值完成3.65亿元(一季度数据),同比增长16%。一是加强政银企融资平台对接,加大对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融资,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金融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乡镇”“信用村”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授信评级工作,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建设。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我区目前已储备包括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扩建、郴州市小埠南岭生态城养老中心、北湖区农村客运公交化、郴州市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郴州市小埠“绿心童乡”等5个PPP项目,投资总额为26.7亿元。
7、房地产业。2016年1至5月,全区纳入联网直报的房地产企业138家,在建项目203个,共完成房地产投资22.99亿元,同比增长39.25%;商品房销售面积69.63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98.5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6.1%、88.1%。一是推进规模型房地产向服务型房地产转型,以人为本,增加旅游、教育、文化、养老养生、商务、城市综合体等专业性房地产开发供地。二是加大服务房地产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接房地产业,加大对房地产的金融支持,提高房地产房贷规模,拓展房地产信托、委托贷款、资产债券等业务。三是加快推进保障房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和住房公共服务,使其中低收入人群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四是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落实棚改专项资金,通过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方法,同时完成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与全区房地产“去库存”两大任务。五是进一步推动步步高、友阿集团、美美世界、郴州奥特莱斯嘉年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和加大华泰城、湘南大市场、机电市场、万华汽车城四大专业市场的建设力度。
(三)把握方向,加强推介,服务业招商成效喜人
把服务业招商作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一事一议”制度,积极组织项目业主、区直相关单位、社区召开座谈会,就招商引资的过程、决策征询建议、意见。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奥特莱斯嘉年华、高璧综合大市场、湘南国际机电建材城、友阿国际广场、步步高•新天地等服务业项目。今年3月,在全市“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活动中,引进了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的小埠“绿心童乡”农庄项目和东莞市霓欧教育集团投资2亿元的湖南师范大学附中郴州外国语学校项目。目前,我区正积极争取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及城区充电桩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考察、接洽座谈,并邀请投资商来我区实地确址。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总体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偏小,发展水平和档次不够高,对外影响力、辐射力还不够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不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
二是产业结构不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等传统现代服务业仍居主导地位,新兴的仓储物流、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科技服务、生产性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发展层次有待提高。服务平台建设落后,科技水平低。
三是竞争能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实力不强、竞争乏力、行业内部集聚度低,亟需做大做强。生产型服务企业配套服务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高,缺乏发展后劲。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多集中在传统型服务行业,总体素质不高。
四是制约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一是土地要素制约,我区面积狭小,除去农保地及防洪排涝、水源保护和市级用地等,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很少。二是资金要素制约,从服务业项目建设来看,全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需求非常大,而区级财力吃紧,房地产项目投资增幅下降;另外,受拆迁安置、手续办理等影响,导致部分建设项目进展受阻,如汇龙万宝国际、骆仙中学等。三是人才要素制约,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知识信息密集型服务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端中介服务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五是有效需求不足。受经济下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社会消费动力减弱,特别是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下滑较快,房地产销售动力不足;消费结构升级进程较慢,第三产业发展缺乏有效需求。
三、下阶段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服务业项目推进力度。加大服务业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包装储备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加大服务业项目争资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农发行、国开行的衔接,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切实抓好服务业项目进度跟踪与检查,确保15个服务业重点产业项目圆满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
(二)进一步推进服务业行业发展步伐。继续推进生态旅游业、休闲养生(养老)业、文化及特色文化创意业、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房地产等八大重点行业发展。扎实推进电商发展,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和绿色管理理念,充分挖掘生态优势和产业特色,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深入调研,加强政策研究,破解商品房供需平衡和供需结构难题,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合理控制土地出让节奏,增加中小型面积房源供应,促进房地产稳步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进林权、土地流转权、农房抵押贷款创新,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和转化盘活沉淀不良资产,积极盘活货币存量资金,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运行机制。建立完善服务业发展运行分析制度。继续做好服务业工作季度分析例会,加强对服务业重点领域、难点问题的分析,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营造服务业领域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氛围。完善服务业考核体系,推动全区服务业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